膀胱炎丨女子無影櫈式如廁致膀胱發炎 醫生:細菌30分鐘繁衍一代【附正確如廁方式】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4/05/17 17:23

最後更新: 2024/05/19 11:47

分享:

分享:

【女性健康/血尿/排尿灼熱/泌尿道感染/如廁姿勢】相信不少女士在外去廁所時,都會採用「無影櫈」的方式排尿,但原來這種方式暗藏感染風險!近日有醫生分享案例,一名女子因為血尿、排尿不適到診所求醫,然而醫生檢查後發現女子膀胱內都是細菌,確診患有泌尿道感染。醫生解釋,這名女生因為如廁姿勢錯誤,導致膀胱內經常有餘尿,久而久之讓細菌有機會滋生,最終造成感染。

最新影片:

女子坐無影櫈去廁所致感染

台灣泌尿科醫生歸家豪在當地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案例,有名年輕女子去澎湖遊玩後,回到台北時發現自己有血尿、排尿灼熱的不適感,故到醫院向他求診。醫生為她進行檢查後發現,其膀胱充滿著細菌,確診患有泌尿道感染。及後經過超聲波檢查,發現她的膀胱內有約50毫升餘尿。問診時,女子透露自己在澎湖遊玩時都以「無影櫈」的方式排尿,絕不會直接碰到廁所板。

醫生解釋,正正就是這個姿勢導致她有泌尿道感染,

女生尿道短、尿道口本來就有些細菌,這些細菌進到膀胱泡在這50毫升尿裡面,每半小時就繁衍一代,導致膀胱裡都是細菌,因而導致泌尿道感染,

醫生指,標準的如廁姿勢應為「屁股坐在(廁板)上面」,膝蓋和腳踝都需呈90度,平穩地踩在地上,才能讓臀部和大腿內側的肌肉達到放鬆,讓逼尿肌發揮正常功能,使尿排出得乾淨。

女士屬高危群組 

本港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姚芍怡在本報撰文指出,有研究顯示50歲以下女性出現泌尿道發炎的機率,比男性高出30倍,這是由於女性泌尿道結構增加她們患上尿道炎的風險,且提醒年長女士需要更加注意。她解釋,因為女性在更年期閉經後,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降至極低,令陰道的黏膜分泌液減少,從而失去阻隔細菌入侵的保護,亦提高罹患的風險,故提出女士可以從以下8點個人生活習慣著手:

點擊圖片放大
+9
+8

切勿自行停藥 或出現抗藥性

姚芍怡指出,目前泌尿道感染的治療方式多以抗生素為主,一般而言症狀會在短時間內得以紓緩,並提醒患者必須按照指示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中途自行停藥或會令細菌產生抗藥性,日後復發時有可能要花較長時間或服用較強勁的抗生素才能把細菌徹底消滅。她建議,如果市民懷疑自己有泌尿道感染的跡象,應先去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由醫生因應情況處方合適的藥物。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